腹斑蛙 黑蒙西氏小雨蛙

frog-species-image

小雨蛙 Microhyla fissipes

狹口蛙科

全台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皆有其蹤影。

這類蛙類的身軀不超過3公分、嘴巴小、身形卻顯圓胖,又因其體型極小,故名「姬蛙科」。小雨蛙在過去有個另一個學名「M. ornata」,直譯是飾紋小雨蛙,為形容小雨蛙背部深褐色的塔狀、雙人字或是聖誕樹狀的美麗花紋。

概述 台灣原生的4種「狹口蛙科」成員中,就屬小雨蛙是最廣泛分布、最容易見到的。中文俗名「小雨蛙」的由來則是來自牠們一到繁殖季的下雨天時,便會整群一齊合鳴。單一隻雄蛙的音量會讓你目瞪口呆,非常地大聲。牠們的叫聲有人形容為像是刷洗衣板的聲音,聽起來是連續、具節奏感「Gke」的振音,相當容易辨認。要是夏日夜間有機會走訪校園或公園,體驗一整群小雨蛙的合唱,說是響徹雲霄一點也不為過,有時候甚至想要摀起耳朵呢。如此宏大的音量來自於雄蛙黑色、巨大的單一外鳴囊,鼓起來甚至可比身體還要大。在2005年將廣泛分布於琉球群島、台灣、中國東南方、中南半島和印度、孟加拉等國的M. ornata再細分為三種,其中Microhyla fissipes便是專指分布於台灣、中國南方和中南半島上的小雨蛙。小雨蛙的蝌蚪模樣相當逗趣可愛,圓形、透明的頭部,位於兩側的雙眼,再加上細長、帶著金屬綠光澤的尾巴,成群地朝著同個方向一起行動,非常有秩序。雖然牠們是十分常見的物種,但由於體型嬌小,再加上絕佳的保護色,這些小傢伙如果不發出聲音,還真的讓人難以發現呢!
狀態
繁殖季節
相似物種 黑蒙西氏小雨蛙
其它描述
聲音資料